近年来,利通区政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创新思路、改进方式、优化机制,着力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打造成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的重要抓手、建言资政的重要渠道、展示政协工作的特色品牌。坚持以决策需求为导向,积极报送高质量、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
旗帜鲜明讲政治 围绕中心增合力
高位推动部署。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定期召开主席会议研究部署,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提出建议和意见,形成了主席点题指导、分管副主席主抓推进、提案和委员联络委员会具体负责、其他专委会积极配合、广大政协委员及机关干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聚焦中心大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委员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生态环保、安全生产、民族团结等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落实,编报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生命通道”建设的建议》《关于补齐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短板的建议》等社情民意信息,得到自治区党委和政协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强化责任落实。修订《委员履职考核办法》,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纳入委员履职“五个一”活动考核中。明确委员每年至少报送1篇有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完成情况记入委员履职档案,作为届终委员选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驰而不息固基础 守正创新提能力
加强队伍建设。做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必须注重发挥政协委员、党派团体的作用,建立起由“委员+专委会+界别+信息员”组成的信息报送网络。引导委员及时反映界别群众所思所盼,让基层群众的声音有人倾听。在收集社情民意信息时做好政策宣讲、解疑释惑、理顺情绪的工作。
加强能力建设。每年至少举办两次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将政协理论、政协基本知识以及提高社情民意信息写作水平作为主要内容,邀请自治区政协领导和相关专家学者“把脉开方”。不定期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安排信息工作骨干分享心得体会、交流成功做法,营造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良好氛围。
加强制度建设。对委员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坚持当天反映,当天整理编辑,当天上报并转送。落实社情民意信息“销号清单”制度,及时向委员、各参加单位通报信息采用情况、处理意见、有关批示及落实情况。对已经转办完成的社情民意信息及时销号,实现由注重收集报送向抓好落实反馈的转变。
因势利导强优势 多措并举激活力
着力提高领导“点”的精度。主席会议成员根据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率先“点题”,并将征集要点及时推送给委员,帮助委员把准选题方向和重点。围绕重点主题,主席会议成员带领专业对口的委员到基层一线看社情、访民意,形成了一批有分量、有对策的信息。
着力发挥委员“提”的作用。注重打好“委员牌”,引导委员从各自专业特长、界别特色出发,通过界别活动、“委员大走访”、委员联络工作室等途径广泛征集社情民意信息。委员们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报送了许多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推动了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
着力强化专委会“搜”的优势。年初,把上报社情民意信息的任务进行量化。各专委会通过专题调研视察、提案督办、功能型党支部活动等搜集信息,从部门和乡镇上报的材料中发现信息,对委员提交的社情民意信息进行充实、完善,使社情更加丰满和真实,民意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着力拓宽活动“找”的渠道。组织委员在调研协商、监督视察、“微协商”等活动中发现和捕捉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如,今年在创新委员协商轮值活动的基础上继续推陈出新,拓展“12141+N”协商轮值活动,在经济委员会组织委员开展协商轮值活动的同时邀请其他界别委员共同参加,参与的委员数量增加,信息的收集到面也扩大。
着力提升提案“转”的质量。注重将缺乏宏观性、大局性的提案有效转化为社情民意信息。结合提案办理工作,主动征询党政机关对政协做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意见,成立由区委办、政府办、政协办组成的联合督查组,及时督促有关部门抓好提案办理和反馈。让社情民意信息构建起一头连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的双向、畅通、规范的重要渠道。
着力提炼会议“集”的成果。以政协全委会、常委会为依托,抽调专业过硬、视角独特、善于文字加工的委员组成信息小组,认真听取委员讨论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经归纳整理形成《委员发言综合报告》报送区委、区政府。让电子商务、教育、科技、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社情民意从市县政协的“会议室”转交至自治区政府分管副主席和相关厅局的“办公室”,让办理走上“快车道”。
新征程上,利通区政协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座谈会精神,向兄弟单位学习交流,坚持守正创新、真抓实干,以更高质量做好新时代政协信息工作。 (利通区政协)